米乐M6新闻图片范文10篇

  新闻资讯     |      2024-01-31 10:52

  米乐M6新闻图片范文10篇视觉修辞是一个舶来品,国内对其的研究尚属探索时期,对其含义的界定也没有完整明确的观点,从传播学角度讲一般认为“视觉修辞是一种以语言、图像以及音像综合符号为媒介,以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为目的的人类传播行为。[2]”下面论述是以新闻图片为样本,分析其视觉修辞的形式、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视觉修辞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在修辞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量的不断增大和媒介技术的进步,图像已经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已经卷入了“读图时代”。图像的巨大作用让修辞也与时俱进,从文字扩展到图像等一切视觉因素,出现视觉修辞。关于视觉修辞的研究,最早是以法国的著名文学理论家与评论家、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与其、传播学专家杰克斯?都兰德(JacquesDurand)为代表,他们提出了视觉修辞的概念和理论内涵,为以后视觉修辞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的专家学者也在不断学习和研究,但因为其传入国内较晚,受关注度还不高,故我国在对其研究上还不成熟,还需要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和进行“为我所用”的转化。

  新闻图片是一种对新闻事实的视觉报道,和文字相比,拥有更具说服力的视觉优势,有一种现场见证性。大多数的新闻图片都给人们提供了新闻事实的真实视觉信息,并且构成了人们的视觉记忆。也可用到多种修辞手法达到劝说的效果,实现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由于视觉修辞是修辞学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可以将已经发展成熟形成完整体系的语言修辞手法运用到视觉修辞之上,常见的图片视觉修辞方法有:比喻、夸张、排比、借代、双关、通感、示现、象征、对比等,每种手法适用的情形,作用也不同,因而其目的和效果也存在差别。下面结合案例对新闻图片中视觉修辞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表现为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的修辞现象。在文学语言中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手法,而在新闻图片中,因为不能够出现喻词,便只能运用隐喻的方式进行,通过不同事物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之处进行类比,刺激读者受众的联想和想象,取得引申意义。通过这种比喻形式可把抽象的事物变具体,深奥的事物变浅显,使事物鲜明生动,以形象释理深入浅出,使受众易于理解。如搜狐焦点刊载的关于巴黎街头的画家图片,表面来看这是巴黎街头很常见的画家路边作画的场景,作者实际上是想配合文字说明,引人联想,表现出巴黎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画家们浓厚的艺术气息,凸显法兰西民族的热爱艺术、善于创造艺术的精神风貌,他们画出的不仅是能够解决生计的画,更是灿烂的法兰西文化。

  指为了启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写内容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和形象来形容事物。将视觉元素的局部和整体改变,从而改变人们对事物固有的、常规的看法,制造出荒诞的画面效果。视觉修辞的夸张是通过图像来完成的,包括图像本身的夸张和图像本身没有夸张,却通过图像产生了夸张的作用,能强调突出作者所要传达的观点和态度,达到报道目的。它具有化平淡为神奇的魔力,在打破人们对事物的常规认知模式的同时增强视觉冲击力。

  排比在新闻图片中表现为由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的场景排在一起的修辞现象。图像运用排比修辞进行视觉说服,可收到举证真实、诉求充分、说理有力的传播效果。将相同或类似的人或事排列在一起,以产生强烈效果。在很多事件性报道中,往往通过不同侧面或不同内容的多张图片进行综合报道,以验证主题。像在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报道中,对不同时期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的多张图片进行刊登,相互对比,相互映衬,以加强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社会得到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结论,使论证更有理,更具说服力。

  指不直接表现需要表现的事物,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的修辞现象。借代的应用可使表达更含蓄委婉。在新闻图片中往往会用到借代的修辞手法,用一个具有比较典型象征意义的形象来指代想要报道的形象。如某期《时代周刊》的封面图片,图中后面的一条被困在笼子里的龙,是象征着陷入困境中的中国。用龙来借代中国时,既使读者都能够理解,同时也比较明确地指出更形象,使人接受。

  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一个图像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可使图像的意义表现的含蓄、幽默,而且能清楚诠释并加深图像的意义,以留给受众深刻的印象。如《四川日报》刊登的阿拉法特去世的报道“阿翁走了”,这张图片具有极强的双关性,图中的门,一方面只是阿拉法特朝着门内走去的一个日常性瞬间,选在阿拉法特离世之时刊登,便似乎象征着阿拉法特走向了另一个世界。

  又叫“移觉”,是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或图像使感觉转移,将人的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可使意象的表达更为活泼、新奇。图像的通感比语言文字中的通感更灵活,更容易打动人心。

  是指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它通常把好和坏、善和恶、美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鲜明地显示两种矛盾对立事物的差别,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新闻报道往往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因此,在新闻报道的图片中常常用到这一修辞手法,达到突出强调主题的表达效果。迈克威尔斯在非洲拍摄的《手》可以堪称典型。在传教士白胖的大手的对照下乌干达儿童的手像只干瘦的鸟爪子,充分地表现了乌干达等非洲国家人民饱受饥饿之苦,也与富裕的西方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在新闻图片的视觉表现上,还有示现、映衬、摹状、积累、比拟等修辞手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一张新闻图片上运用了不止一种修辞的现象十分常见。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新闻图片内容表达的更真切、更含蓄,更易于吸引读者阅读和思考,达到新闻报道目的,增强新闻效果。

  校内新闻信息一般都是通过校广播、校电视、校内网络以及橱窗等媒介进行传播的,而校报是最主要且最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体。报纸新闻图片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特点,因此在信息传播中,新闻图片的传递速度和传递力量更具优势。

  校报新闻图片实际上就是一种直观反映校园新闻事件的图片,它具有文字描述所不能替代的现场感。好的新闻图片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特别是广大师生所关注的事物,如果校报记者抢抓的新闻图片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场景,往往可以代替千言万语。同时,由于校报受众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不同,对校报文字新闻的理解速度和深度存在差异,而新闻图片直观形象的表现方式,往往就不受知识水平限制,能够给师生员工留下具体而真实的印象。

  如果将一张校报中的正文比作“点”,把围绕或者分割文字的线条以及整齐排列的标题都看作“线”,图片就是以“面”的形式出现,在众多“点”和“线”条中,“面”就会显得尤为突出,瞬间可以成为师生视觉的中心。新闻图片是通过新闻事实形象来传播新闻信息的,往往是新闻事实发生中最典型的、最终本质的、最具信息价值的造型形象和精彩瞬间的定格,如师生员工脸部和动作表情传递出的喜怒哀乐,重大活动场面的恢弘气势体现出的信心和力量,特殊细节等表达出的人文关怀等,都可以直击人的心灵。因此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新闻图片优势的重要体现。

  延展性原是指金属在同等质量下拉伸和锤炼的程度,这里借指读者看到图片时所获得的时间长度的延伸和空间范围的扩大。新闻图片虽是方寸之地却包含许多要素:场景米乐M6、时间、主体、动作、陪衬物等,它反映的场景可以给从未去过的地方的师生得以在空间上进行扩展,它所凝固的瞬间可以给未曾经历的师生以时间上的延伸,它所表现的人物可以引起师生喜怒哀乐等思想情绪上的共鸣,从而获得情感延伸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图片的时空延展性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价值,它能让师生感受到无限信息的存在,会给人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正是由于新闻图片具有直观纪实、视觉冲击和时空延展的特殊功能和优势,在各大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当前,报纸编辑将新闻图片作为活跃版面、丰富信息内容的重要形式加以运用,使报纸增色不少。高校校报编辑也应该充分利用新闻图片来满足“读图时代”师生的阅读心理,增强校报的宣传和教育效果。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不仅使摄影器材更加普及,而且使摄影技术不断趋于简化,很多教职员工和学生都成为摄影爱好者,一次甚至几十上百张,这就需要编辑有一双“火眼金睛”,在众多不同质量、不同角度的图片中找到最好的一张。所谓最好,其实就是在抓住新闻价值的前提下,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思想性是引导师生员工对新闻图片作进一步理解、延伸的先决,体现在能够让师生产生进一步的思考,形成明确的善恶和是非观念。只有那些具有较强感染力的图片才能让师生心灵受到震动,情感发生升华,而那些过于表面化,缺乏思想性的图片只会让人看后感觉索然无味,甚至产生反感。新闻图片虽然客观反映事实瞬间,但由于所拍摄的时间和角度不同,画面中所显示的情绪也会截然不同,编辑想通过一张图片留给师生何种情绪?这必须靠图片具有说服力的瞬间形象表达出来。也就决定了编辑首先要把新闻图片的思想性放在首位。对客体进行宣传和教育,必须作用于客体的思想和心灵,才能达到效果和目的。校报新闻图片的思想性是指新闻图片首先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高等教育发展与建设步伐、符合师生的审美情趣,成为引导和鼓舞师生崇善向上的手段,推进校园良好文化的建设。如果仅仅为了“吸引眼球”而忽视了新闻图片的宣传和教育价值,就会失去新闻图片新闻价值的基础。高校校报新闻图片要以弘扬校园文化,彰显师德师风,体现高校良好精神风貌为主,否则不仅起不到宣传效果,还可能会歪曲大学形象,破坏和谐氛围,引起社会对高校的误解,教育作用更无从谈起。如某校有一名在读研究生结婚,把寝室作为新郎接亲的“娘家”,寝室管理员和同学们为她送亲,表现了学校后勤对学生的关爱和同学之间温馨的友情。当时编辑有两幅图片待选,一幅是新郎到寝室接亲时,管理员和同学们簇拥祝福,画面中管理员亲切的笑脸,门口大红的祝福标语烘托出新娘新郎的甜蜜表情,画面整体体现出温馨的感觉。另一幅则是新郎开着豪华的劳斯莱斯婚车到寝室门口来接亲,婚车队伍浩浩荡荡,与简陋的寝室大门形成强烈对比,周围看热闹的学生艳羡的目光复杂交织。而且这两幅图片标题也存在差异,前者是《寝室当娘家研二女生甜蜜出嫁》,后者为《校园婚礼真热闹豪华婚车开进校》。相比而言,后者较前者更加容易吸引读者的眼光,但同时也会让人产生炫富的错觉。编辑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前者,刊登后受到积极关注,产生良好社会效果。

  所谓艺术性,就是指含有审美价值的活动及其活动的产物,所能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并引起接触者产生共感。新闻图片的艺术性首先在于它的震撼力和冲击力,让观看的人心灵受到触动,产生美的感觉。其次考虑在构图、光线等方面力求达到美的标准,使人赏心悦目。艺术性强的新闻图片在传播形式上的特点和优势会更加显著。重视新闻图片的艺术性,就能更好地发挥图片视觉传播优势,吸引师生,增强校报新闻本身的价值。校报新闻图片讲求艺术性是师生读者审美情趣不断提高的要求。艺术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升华,艺术性强的新闻图片更具有典型性和感染力,更能引起师生关注和有效地表达编辑思想。2011年夏天下了几场暴雨,某校学生宿舍门口被积水围困,给学生出行造成很大困难,学校后勤处的工作人员在公寓门口用椅子搭起“木桥”,并站在水里帮学生过“桥”,很多记者进行了拍摄,在这同一件新闻事件的众多新闻图片中,编辑选择了一幅具有艺术性的图片。这张图片和其他图片最大的不同在于突出了椅子搭成的“木桥”形成的漂亮弧形,这是构图中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序列感”,再加上人物的表情动作抓拍得当,其视觉冲击力远远大于其他图片,视觉效果更加强烈。突出“桥”的造型,还表现出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服务学生的真心和热心,他们搭起的不仅仅是“木桥”,更是“连心桥”,“桥”在这里起了隐喻的作用。这就是艺术性强的新闻图片所具有的更为广阔的延展性,表达出的新闻内涵更加深刻,耐人寻味。

  新闻图片必须遵循新闻规律,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即版面的中心位置,特别是同时出现几张图片的情况下,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的新闻图片必须大于其他图片,形成的视觉冲击力要更加强势。编辑编排版面放置图片,是为了版面生动活跃,看上去更美,更具有观赏性,因此图片在报纸中穿插排列都要借鉴美学的观点,比如均衡、协调等,力争做到赏心悦目。图片虽然有传递信息、美化版面的作用,但不一定越多越好。首先要对图片精挑细选,如果图片本身质量不太好,就不要勉强使用,否则,不仅表达不了编辑思想,还会破坏版面视觉效果。其次,要考虑师生读者心理。图片虽然表现的内容比较集中和充分,但还是应该选择图片中能突出中心思想的主体,裁减掉无关紧要的情景,以免分散师生的注意力。同类型的图片不要多,比如合影、会场等,以免产生单调重复的感觉。小图片尽可能有规律地排列,东一张西一张容易让人产生凌乱无序的感觉,影响师生第一印象和阅读耐心。第三,图片如果不受版面限制,应该尽量将其放大,强调其表达的内容,但同时要注意不要将所有图片都放成同样大小,缺乏变化和主次。

  新闻图片是对新闻事件现场最真实最直观的反映,其优势来源于图像的特点。正如学者韩业耀所说,图像传播是传播媒介中传播范围最广泛、传播效果最好、传播受众最多、传播速度最快、传播障碍最小、个体传播亲和性最好、族群接受性最广泛的既古老又新鲜的传播形态。所以,新闻图片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越来越受重视,图片编辑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但出现在媒介上的新闻图片数量增多,而且很多媒体开始由图片决定版面风格,新闻图片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报纸的可看性。[1]相对于文字描述而言,新闻图片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具有如下优势:

  1.新闻图片具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种类型的新闻报道立即充斥于各个角落、各种媒介之上。各种媒介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让其最快地获得全面信息,往往采用“图片搭配标题”“图片搭配提要”等形式对新闻本体进行包装。这些来自摄影记者镜头下的现场图片不仅在报纸等媒介上占据醒目的位置,而且与简短的文字标题相互搭配,给予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但迅速地达到传播和告知新闻的功能,而且在报纸版面上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效地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新闻图片具有强烈的现场再现性,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报道,仅仅是文字模式的叙述新闻,通常很难让读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住新闻的核心内容。另外,由于新闻的时效性等因素限制,部分通讯记者因表述能力具有一定的水平差异,通常其在短时间内编辑的文字稿件的语言逻辑性还有待推敲,较少的表述文字更是难以包括事件的全部信息。许多本来可以及时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又可能因新闻稿件的篇幅限制等原因省去,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只能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字里行间去猜测部分未知的内容。新闻图片则是通过摄像机等工具及时地将突发事件的现场定格,将现场的情形生动地再现在读者的眼前,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感觉。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图片式新闻在为广大读者获取新闻知识减负的同时,还大大减轻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压力,有效地弥补了文字叙述现场的不足。使得整个新闻的价值及时、充分地体现出来。

  3.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有价值的信息,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人们已经迈入了“读图时代”,人们看新闻,不再像以前那样专注于通讯记者的叙述,而是更相信自己的眼睛,正所谓的“有图有”。这主要是因为新闻图片属于视觉新闻,它向大众传播新闻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形象。新闻图片内容的选取通常是由专业的摄影记者纵观整个事件的现场,根据自己的镜头对各种场面筛选过滤而取得的。这些新闻图片通常把最能表现现场的事物展现在广大读者的眼前,并且以定格的新闻图片来表现特别场景,其他的任何一种表现新闻的手段都难以与之比拟。[3-5]虽然电视也可以将突发事件的画面连接到人们的眼前,但是人们对其印象通常不会那么深刻。这是因为电视信号是流动性的,稍纵即逝。比起图片这种瞬间定格的影像,观众往往更容易记住单一画面的内容。正因为如此,单一画面的新闻图片的价值就得到充分的凸显。

  4.拉近读者与事件现场的距离,文字报道是新闻记者根据自己的实地采访所见或者是根据当事人的叙说而进行整理的文字稿件,它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会带给读者一些想象的空间。[6]因此,纯文字性的新闻报道主要出现于一些深度调查或是探究性的报道中。由于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人们在了解突发事件时,其心理状态跟平时较轻松地获得新闻事件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人们通常是急切地想了解事件的核心内容,事件跟自己的关系有多大等等。[6]因此,与文字报道相比,新闻图片在这个时候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用画面来还原事件发生现场的真实情况。新闻图片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能让受众身临其境。如在地震报道中,所拍摄到的那些小学生的书包、散落的鞋子和那些悲伤的表情,可以说把这个功能推向了最大化。

  由于专注于自身新闻的时效性等问题,突发事件报道的新闻图片往往仓促间见于报端或是网络上,有的甚至过于追求图片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效果而被妄自编辑。这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选用的新闻图片过于暴力或者血腥。公共突发事件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也会以人们意想不到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凶杀现场、车祸现场、水灾、火灾现场、海啸、地震现场等,这些现场多半会有残肢断臂、血肉横飞的场面。现在的各类新闻媒体在报道事件的同时,为追求自己的发行量,经常会将突发事件的一些血腥场面图片不经过任何处理,甚至放大刊发。

  2.新闻图片与文字搭配不协调,现在的新闻报道模式大多是“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于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而言,文字依然是新闻的主体表现形式。因为再好的新闻图片,还得配以适当的文字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新闻图片与描述性文字的搭配就显得格外重要。[8]在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图片与文字的搭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新闻图片与所搭配的文字内容出现重复的情况,有些新闻报道,读者通过图片就能看出事件的详情,而搭配的文字仅是将图片的内容描述了一遍,这样的文字说明不仅没有对新闻图片起到升华作用,反而让读者觉得多余;另一种情况是新闻图片与文字说明文不对题,这样的文字说明只会起到反作用。

  3.新闻图片附带的文字呈看客式风格,突发事件的场面往往都很惨烈,报纸等新闻传播媒介在报道这些突发事件时,为了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在刊发图片之后,往往配有相关的文字说明。这些说明性的文字,很多是调侃式的语言风格,有些语言貌似客观地描述图片或者场面,但忘记了突发事件中那些受害者及其亲属的内心感受。这样致使语言文字中表现出来的是对生命和尊严的冷漠无情,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

  1.新闻图片编辑要注重真实性原则。根据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对于突发事件所摄取的新闻照片是不能裁剪和作其他处理的,但是为了适应版面的需要,或者说是受到报纸版面的限制,可以做适当的调整。

  在新闻媒体步入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新闻摄影的工作模式早已被颠覆,适应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工作模式则尚未完全确立,图片新闻的重要性又日渐凸显。对此,我们的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甚至媒介管理者多少会感到一些不适。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既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在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国外摄影人提出了新闻摄影是否面临死亡的问题?这个问题产生的背景是:版面的限制、费用的限制、胶片无法满足新闻图片的快速传播都使新闻摄影进入了一个艰难的境地,新闻摄影记者随心所欲的年代已经结束了。数字时代的到来最初并没有为新闻摄影带来转机,摄影记者一方面在对以传统机械相机和银盐胶片为载体的新闻摄影充满的情绪,数字影像的冲击;另一方面,更多地摄影记者则对数字摄影所带来的新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担忧。但是最终,人们还是接受了数字影像技术,并让它走进了新闻摄影领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部主任罗伯特·吉尔卡(RobertGilka)就告诫他的学生:“数码摄影没有出现在昨天,没有出现在今天,也不见得就出现在明天,但它将出现,并伴随着你们的余生。”①迪克·哈尔斯坦德(DirckHalstead)是数字摄影记者(TheDigitalJournalist)网站的创始人,他是如此评论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的:“我说新闻摄影即将死亡,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把一个瞬间凝结在银盐的胶卷上、然后通过媒体传播这样的新闻摄影的死亡。而在不远的将来,新闻摄影将通过移动的影像、声音,通过网络和电视进行传播。网络将取代印刷媒体。这其实是传统的新闻摄影开始以另外一种形式发展,而人类视觉传播的历史仍然在继续,信息传达者的任务仍然是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事件和新闻人物。”②

  从目前我国新闻摄影的现实情况来看,数字影像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使新闻摄影已经不可逆转地从机械复制时代进入到了数字影像时代。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最直接改变在于摄影器材上的变更。传统的以机械相机和银盐胶片作为新闻摄影的工作载体,让位于数码相机与光电耦合元件。拍摄器材的变化,不单单导致了摄影记者拍摄技术的改变,更从深层次上改变着摄影记者的新闻摄影理念,这其中既充满机遇,又具有挑战。

  数字技术强化了新闻摄影对时效性的要求。在传统的机械复制时代,由于新闻记者所拍摄的胶片必须送回媒体进行冲洗、放大,进而再进行挑选、编辑,新闻图片的发稿时间常常多达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在数字时代,传统新闻照片上的银盐颗粒变成了马赛克,传输照片的载体从照相纸便成了由0和1组成的比特,这种改变使新闻图片的快速传输有了技术上的保障,新闻图片完全可以做到即摄、即传、即编。当摄影记者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新闻照就已经发回了记者所在媒体的编辑部,这对于每一个摄影记者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法新社北京分社的社长孟飞在回答北京奥运会法新社将会采取哪些新技术支持本届奥运会的报道这一问题时,曾不无自信的说:“技术方面的保障,比如影像的快速传输、现场技术应用,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在众多竞争对手当中,取得最好的成绩。打个比方,在百米跨栏比赛结束的时候,我们的摄影记者应该在不超过一秒的时间内把他们拍摄的照片传输出来。”③

  其次,数字技术令新闻摄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令新闻摄影的操作难度得以降低。在传统的机械复制时代,新闻摄影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操作难度较大的工作。摄影记者不仅要专注于用镜头捕捉某一特定时刻,将形式、设想、光线、新闻事件、画面主体等所有视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决定性瞬间”,同时还要兼顾一般摄影的技术标准——曝光、对焦、色温、明暗对比度、构图。一旦摄影记者按下快门,也就意味着一张新闻图片的拍摄已经完成,新闻图片在后期所能做的修饰仅限于裁剪。在数字时代,摄影记者按下快门仅仅意味着获取这张新闻图片的开始,图片的曝光、色温、明暗对比度、裁剪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后期调整。虽然过度地依赖计算机的后期调整可能会引发某些道德和法律问题,但是不可否认,数字技术令新闻摄影工作的后期编辑与前期摄影变得几乎同等重要。这也使从事新闻摄影前期拍摄的技术难度大大降低,在对图片质量要求不高的一般采访中,普通的文字记者也能进行一般的新闻摄影工作。这不仅仅大大降低了媒体的经营成本(雇佣更少的专职摄影记者),也使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有机会投身到新闻摄影的工作中来,媒体获得突发新闻事件现场的第一手影像资料的可能性反而大大增强。实际上,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媒体,专职摄影记者的人数是相当少的,大部分新闻图片是通过兼职摄影记者、签约摄影记者以及图片库来获取照片的。我国的新华社也在2003年9月已在全国签约摄影师300多位,并制定了三年发展2000名签约摄影师的目标。

  再次,数字技术能使摄影记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拍摄前期的准备工作。而今,利用互联网络和电子邮件的帮助下,摄影记者可以随时收集到更丰富的资料,以帮助自己寻找合适的选题,更深入地了解被摄对象,从而在新闻摄影的工作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实质与内涵,使拍摄的新闻图片更加线.扩大展示、交易平台

  最后,数字技术为摄影记者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传统的新闻摄影工作中,摄影记者所拍摄的新闻图片只有极少一部分能够发稿,出现在报刊的版面上;绝大多数的新闻图片被放入了媒体的影像资料库,有的新闻图片甚至仅仅停留在胶片上,尚未被洗印出来。这在客观上既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同时也是对摄影记者的辛勤劳动没有给予充分的尊重。进入数字时代,互联网为摄影记者发表大量摄影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摄影记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个人主页展示所拍摄的新闻图片,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络上的新闻图片机构售卖自己拍摄的新闻图片。早在1995年,世界上就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图片库实现了“在线”,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的新闻图片机构也都实现了网络化。④这样既能够更好地调动摄影记者的工作积极性,也在更大程度上尊重了摄影记者的劳动价值。

  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是不是完美无缺的呢?显然不是的,2007年在网络上争论的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事件”至今悬而未决,2008年新春伊始则相继出现了“香港明星不雅照事件”、“《大庆晚报》摄影记者刘为强藏羚羊照造假事件”。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2007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评选上,又出现了造假行为:非突发新闻类金奖作品、组照《为什么不回家》,因作者声明其中错传了一张经过PS(通过电脑软件修改)的图片,主动申请“红牌”,被取消了获奖资格。⑤数字时代新闻摄影要走的路距离美好的终点还有很远。1.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受到严重威胁

  首先,数字时代新闻摄影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新闻图片的真实性。虚假的新闻摄影图片不是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独有的产物,但不能否认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将遭遇到更大的威胁。在传统的新闻摄影工作中,造假者大多是通过摆拍、图片说明的失实描写等手段制造出虚假的图片新闻,虽然运用多张底片叠加、底片遮挡等技术也可以制作出虚假照片,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很容易被识破,因此新闻摄影中影像本身的真实性尚未受到威胁。然而,在数字时代,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对新闻图片中某些新闻场景的修改、部分新闻元素的添加或删除、移花接木进行多张图片的合成都将变得轻而易举,并且在图片效果上足以乱真。对此,图片编辑们也常常显得无可奈何,数字影像的出现使摄影记者对自己拍摄的新闻图片的编辑权扩大了。从前,记者将整卷底片交给图片编辑,图片编辑能够从中清晰地看到摄影记者拍摄的全过程,然后进行判断选择。但是现在,记者可以只选择愿意给图片编辑看的照片,而将其他的隐去。图片编辑拿到的是不完整的资料,进行的是二次编辑。同时,如果记者作假,图片编辑也无从考证。⑥

  正因于此,即使是数字影像方面的专家,在面对精心制作的虚假照片时,仅凭肉眼也很难分辨出真伪,就更不要说普通的受众了。当受众看到一张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首先想到的不是新闻事件本身,而是质疑新闻图片的真伪时,即便这是一张真实的新闻图片,它作为佐证新闻事实的价值也大打折扣了。新闻摄影中影像本身的真实性被质疑、被颠覆,这才是数字时代新闻摄影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虽然,将虚假新闻图片的泛滥完全怪罪于数字技术的进步多少有些绝对,但无所不能的数字技术无疑放大了某些追求名利的摄影记者的贪欲。从2003年美国《洛杉矶时报》的布莱恩·沃尔斯基因为合成虚假新闻图片最终导致了解雇,到我国2005年“华赛(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自然及环保新闻金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涉嫌拼接合成,再到《大庆晚报》摄影部副主任刘为强藏羚羊照造假,以及《杭州日报》摄影记者王一《为什么不回家》其中一张拼接合成乌云。虚假新闻图片的屡屡出现值得深思,而这些获奖的新闻摄影作品或许仅仅是大量虚假新闻图片中的冰山一角。

  其次,数字时代新闻摄影所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对于新闻图片在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与控制。图片的数字化和图片传输的网络化,无论是对新闻摄影还是对媒体本身都是一次,数字技术的进步解构了传统新闻图片的传播规则。基于互联网络的交互性,作为新闻图片者的传统媒体,同时也变成了新闻图片的接受者;与此同时,作为新闻图片接受者的受众,则一跃变成了新闻图片的者。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新的新闻图片的传播规则,传统媒体、图片编辑对新闻图片的把关与控制效果将被极大弱化。例如,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可以将其拍摄的一些不合时宜的图片通过网络进行随意,虽然图片本身也许是真实的,但却不利于社会的引导,甚至涉及到泄漏;而摄影记者所拍摄的新闻图片的版权在互联网络上得不到有效保护,侵权、盗链、篡改摄影记者所拍摄的摄影作品屡见不鲜;更为让人担忧的是互联网络成为不法分子手中的有力工具,恶意传播非法照片、虚假照片,从而误导公众、破坏社会和谐、制造公共危机。今年年初“香港明星不雅照事件”在网络上的迅速蔓延,正是这一危机的具体体现。

  对于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受到威胁,我们认为一味强调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并不能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完善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关的工作准则,才是彻底根除虚假新闻图片的良方。目前,西方媒体和我国一些成熟媒体,已经建立起了一套针对数码时代下的新闻摄影的有效管理体制。例如,在图片拍摄权和图片编辑权的分离,摄影记者不允许私自修改照片;设立图片总监职位,专职负责媒体的图片事务;对摄影记者所拍摄的图片,后期编辑从操作上做出明确的规定,哪些是允许做的、哪些是不允许做的;建立完整的问责制度,增加摄影记者造假的成本。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一些成熟媒体对数字新闻图片的操作准则值得借鉴。以美联社为例,他们在对数字新闻图片的后期调整中,遵循以下几点规定:

  1、只对照片做传统暗房可以做的加光、减光、调整色调、剪裁等处理,无论如何也不能修改图片的内容。

  2、在调整颜色时一定要非常小心,确保是现场真实气氛的还原,如果出现不同寻常的色调一定要在图片里向读者说明,一定要把色彩的改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应该指出的是对数字影像必要的后期调整还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不改变新闻图片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色阶、色饱和度、对比度、曝光量的适当调整应该被允许。一些内容被部分修改的图片,如果确有必要刊登、发表,应当就修改的内容在媒体上做出必要说明,并且此类图片不能被划归到新闻图片的范畴,而只能作为报刊的封面图片或插图。

  针对数字时代新闻图片传播的把关难度加大,我们认为应该从政府、媒体、受众三方面共同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设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互联网络这一权力真空地带的监管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对一些蓄意不良图片的网络媒体和个人,应坚决予以惩处,涉及法律问题的,应追究违法媒体及个人的法律责任。其次,仅仅依靠政府加强监管是远远不够的,各主流网络媒体自身首先应该建立健全一套合理、科学的图片机制。例如,目前部分网络媒体就采用了图片延迟的机制,任何在个人在网络上的图片必须都要经过网站管理人员的审查,经确认没有危害后放可在网络上浏览、传播。最后,切实加强对广大受众的媒介教育,提高广大网民安全、健康地使用互联网络的媒介素质,才是新闻图片在互联网络上健康传播,新闻摄影在数字时代茁壮成长的根本保证。

  曾璜,任悦编著:《图片编辑手册》,中国摄影出版社2006年2月第2版,第10页,第195页,第108页,第105页。

  在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国外摄影人提出了新闻摄影是否面临死亡的问题?这个问题产生的背景是:版面的限制、费用的限制、胶片无法满足新闻图片的快速传播都使新闻摄影进入了一个艰难的境地,新闻摄影记者随心所欲的年代已经结束了。数字时代的到来最初并没有为新闻摄影带来转机,摄影记者一方面在对以传统机械相机和银盐胶片为载体的新闻摄影充满的情绪,数字影像的冲击;另一方面,更多地摄影记者则对数字摄影所带来的新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担忧。但是最终,人们还是接受了数字影像技术,并让它走进了新闻摄影领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部主任罗伯特·吉尔卡(RobertGilka)就告诫他的学生:“数码摄影没有出现在昨天,没有出现在今天,也不见得就出现在明天,但它将出现,并伴随着你们的余生。”①迪克·哈尔斯坦德(DirckHalstead)是数字摄影记者(TheDigitalJournalist)网站的创始人,他是如此评论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的:“我说新闻摄影即将死亡,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把一个瞬间凝结在银盐的胶卷上、然后通过媒体传播这样的新闻摄影的死亡。而在不远的将来,新闻摄影将通过移动的影像米乐M6、声音,通过网络和电视进行传播。网络将取代印刷媒体。这其实是传统的新闻摄影开始以另外一种形式发展,而人类视觉传播的历史仍然在继续,信息传达者的任务仍然是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事件和新闻人物。”②

  从目前我国新闻摄影的现实情况来看,数字影像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使新闻摄影已经不可逆转地从机械复制时代进入到了数字影像时代。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最直接改变在于摄影器材上的变更。传统的以机械相机和银盐胶片作为新闻摄影的工作载体,让位于数码相机与光电耦合元件。拍摄器材的变化,不单单导致了摄影记者拍摄技术的改变,更从深层次上改变着摄影记者的新闻摄影理念,这其中既充满机遇,又具有挑战。

  数字技术强化了新闻摄影对时效性的要求。在传统的机械复制时代,由于新闻记者所拍摄的胶片必须送回媒体进行冲洗、放大,进而再进行挑选、编辑,新闻图片的发稿时间常常多达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在数字时代,传统新闻照片上的银盐颗粒变成了马赛克,传输照片的载体从照相纸便成了由0和1组成的比特,这种改变使新闻图片的快速传输有了技术上的保障,新闻图片完全可以做到即摄、即传、即编。当摄影记者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新闻照就已经发回了记者所在媒体的编辑部,这对于每一个摄影记者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法新社北京分社的社长孟飞在回答北京奥运会法新社将会采取哪些新技术支持本届奥运会的报道这一问题时,曾不无自信的说:“技术方面的保障,比如影像的快速传输、现场技术应用,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在众多竞争对手当中,取得最好的成绩。打个比方,在百米跨栏比赛结束的时候,我们的摄影记者应该在不超过一秒的时间内把他们拍摄的照片传输出来。”③

  其次,数字技术令新闻摄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令新闻摄影的操作难度得以降低。在传统的机械复制时代,新闻摄影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操作难度较大的工作。摄影记者不仅要专注于用镜头捕捉某一特定时刻,将形式、设想、光线、新闻事件、画面主体等所有视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决定性瞬间”,同时还要兼顾一般摄影的技术标准——曝光、对焦、色温、明暗对比度、构图。一旦摄影记者按下快门,也就意味着一张新闻图片的拍摄已经完成,新闻图片在后期所能做的修饰仅限于裁剪。在数字时代,摄影记者按下快门仅仅意味着获取这张新闻图片的开始,图片的曝光、色温、明暗对比度、裁剪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后期调整。虽然过度地依赖计算机的后期调整可能会引发某些道德和法律问题,但是不可否认,数字技术令新闻摄影工作的后期编辑与前期摄影变得几乎同等重要。这也使从事新闻摄影前期拍摄的技术难度大大降低,在对图片质量要求不高的一般采访中,普通的文字记者也能进行一般的新闻摄影工作。这不仅仅大大降低了媒体的经营成本(雇佣更少的专职摄影记者),也使更多的摄影爱好者有机会投身到新闻摄影的工作中来,媒体获得突发新闻事件现场的第一手影像资料的可能性反而大大增强。实际上,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媒体,专职摄影记者的人数是相当少的,大部分新闻图片是通过兼职摄影记者、签约摄影记者以及图片库来获取照片的。我国的新华社也在2003年9月已在全国签约摄影师300多位,并制定了三年发展2000名签约摄影师的目标。

  再次,数字技术能使摄影记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拍摄前期的准备工作。而今,利用互联网络和电子邮件的帮助下,摄影记者可以随时收集到更丰富的资料,以帮助自己寻找合适的选题,更深入地了解被摄对象,从而在新闻摄影的工作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实质与内涵,使拍摄的新闻图片更加线.扩大展示、交易平台

  最后,数字技术为摄影记者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传统的新闻摄影工作中,摄影记者所拍摄的新闻图片只有极少一部分能够发稿,出现在报刊的版面上;绝大多数的新闻图片被放入了媒体的影像资料库,有的新闻图片甚至仅仅停留在胶片上,尚未被洗印出来。这在客观上既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同时也是对摄影记者的辛勤劳动没有给予充分的尊重。进入数字时代,互联网为摄影记者发表大量摄影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摄影记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个人主页展示所拍摄的新闻图片,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络上的新闻图片机构售卖自己拍摄的新闻图片。早在1995年,世界上就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图片库实现了“在线”,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的新闻图片机构也都实现了网络化。④这样既能够更好地调动摄影记者的工作积极性,也在更大程度上尊重了摄影记者的劳动价值。

  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是不是完美无缺的呢?显然不是的,2007年在网络上争论的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事件”至今悬而未决,2008年新春伊始则相继出现了“香港明星不雅照事件”、“《大庆晚报》摄影记者刘为强藏羚羊照造假事件”。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2007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评选上,又出现了造假行为:非突发新闻类金奖作品、组照《为什么不回家》,因作者声明其中错传了一张经过PS(通过电脑软件修改)的图片,主动申请“红牌”,被取消了获奖资格。⑤数字时代新闻摄影要走的路距离美好的终点还有很远。

  首先,数字时代新闻摄影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新闻图片的真实性。虚假的新闻摄影图片不是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独有的产物,但不能否认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将遭遇到更大的威胁。在传统的新闻摄影工作中,造假者大多是通过摆拍、图片说明的失实描写等手段制造出虚假的图片新闻,虽然运用多张底片叠加、底片遮挡等技术也可以制作出虚假照片,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很容易被识破,因此新闻摄影中影像本身的真实性尚未受到威胁。然而,在数字时代,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对新闻图片中某些新闻场景的修改、部分新闻元素的添加或删除、移花接木进行多张图片的合成都将变得轻而易举,并且在图片效果上足以乱真。对此,图片编辑们也常常显得无可奈何,数字影像的出现使摄影记者对自己拍摄的新闻图片的编辑权扩大了。从前,记者将整卷底片交给图片编辑,图片编辑能够从中清晰地看到摄影记者拍摄的全过程,然后进行判断选择。但是现在,记者可以只选择愿意给图片编辑看的照片,而将其他的隐去。图片编辑拿到的是不完整的资料,进行的是二次编辑。同时,如果记者作假,图片编辑也无从考证。⑥

  正因于此,即使是数字影像方面的专家,在面对精心制作的虚假照片时,仅凭肉眼也很难分辨出真伪,就更不要说普通的受众了。当受众看到一张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图片,首先想到的不是新闻事件本身,而是质疑新闻图片的真伪时,即便这是一张真实的新闻图片,它作为佐证新闻事实的价值也大打折扣了。新闻摄影中影像本身的真实性被质疑、被颠覆,这才是数字时代新闻摄影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虽然,将虚假新闻图片的泛滥完全怪罪于数字技术的进步多少有些绝对,但无所不能的数字技术无疑放大了某些追求名利的摄影记者的贪欲。从2003年美国《洛杉矶时报》的布莱恩·沃尔斯基因为合成虚假新闻图片最终导致了解雇,到我国2005年“华赛(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自然及环保新闻金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涉嫌拼接合成,再到《大庆晚报》摄影部副主任刘为强藏羚羊照造假,以及《杭州日报》摄影记者王一《为什么不回家》其中一张拼接合成乌云。虚假新闻图片的屡屡出现值得深思,而这些获奖的新闻摄影作品或许仅仅是大量虚假新闻图片中的冰山一角。

  其次,数字时代新闻摄影所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对于新闻图片在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与控制。图片的数字化和图片传输的网络化,无论是对新闻摄影还是对媒体本身都是一次,数字技术的进步解构了传统新闻图片的传播规则。基于互联网络的交互性,作为新闻图片者的传统媒体,同时也变成了新闻图片的接受者;与此同时,作为新闻图片接受者的受众,则一跃变成了新闻图片的者。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新的新闻图片的传播规则,传统媒体、图片编辑对新闻图片的把关与控制效果将被极大弱化。例如,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可以将其拍摄的一些不合时宜的图片通过网络进行随意,虽然图片本身也许是真实的,但却不利于社会的引导,甚至涉及到泄漏;而摄影记者所拍摄的新闻图片的版权在互联网络上得不到有效保护,侵权、盗链、篡改摄影记者所拍摄的摄影作品屡见不鲜;更为让人担忧的是互联网络成为不法分子手中的有力工具,恶意传播非法照片、虚假照片,从而误导公众、破坏社会和谐、制造公共危机。今年年初“香港明星不雅照事件”在网络上的迅速蔓延,正是这一危机的具体体现。

  对于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受到威胁,我们认为一味强调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并不能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完善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关的工作准则,才是彻底根除虚假新闻图片的良方。目前,西方媒体和我国一些成熟媒体,已经建立起了一套针对数码时代下的新闻摄影的有效管理体制。例如,在图片拍摄权和图片编辑权的分离,摄影记者不允许私自修改照片;设立图片总监职位,专职负责媒体的图片事务;对摄影记者所拍摄的图片,后期编辑从操作上做出明确的规定,哪些是允许做的、哪些是不允许做的;建立完整的问责制度,增加摄影记者造假的成本。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一些成熟媒体对数字新闻图片的操作准则值得借鉴。以美联社为例,他们在对数字新闻图片的后期调整中,遵循以下几点规定:

  1、只对照片做传统暗房可以做的加光、减光、调整色调、剪裁等处理,无论如何也不能修改图片的内容。

  2、在调整颜色时一定要非常小心,确保是现场真实气氛的还原,如果出现不同寻常的色调一定要在图片里向读者说明,一定要把色彩的改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应该指出的是对数字影像必要的后期调整还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不改变新闻图片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色阶、色饱和度、对比度、曝光量的适当调整应该被允许。一些内容被部分修改的图片,如果确有必要刊登、发表,应当就修改的内容在媒体上做出必要说明,并且此类图片不能被划归到新闻图片的范畴,而只能作为报刊的封面图片或插图。

  针对数字时代新闻图片传播的把关难度加大,我们认为应该从政府、媒体、受众三方面共同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设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互联网络这一权力真空地带的监管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对一些蓄意不良图片的网络媒体和个人,应坚决予以惩处,涉及法律问题的,应追究违法媒体及个人的法律责任。其次,仅仅依靠政府加强监管是远远不够的,各主流网络媒体自身首先应该建立健全一套合理、科学的图片机制。例如,目前部分网络媒体就采用了图片延迟的机制,任何在个人在网络上的图片必须都要经过网站管理人员的审查,经确认没有危害后放可在网络上浏览、传播。最后,切实加强对广大受众的媒介教育,提高广大网民安全、健康地使用互联网络的媒介素质,才是新闻图片在互联网络上健康传播,新闻摄影在数字时代茁壮成长的根本保证。

  曾璜,任悦编著:《图片编辑手册》,中国摄影出版社2006年2月第2版,第10页,第195页,第108页,第105页。

  首创互文性概念的是20世纪60年代朱丽娅·克里斯特娃。互文性概念经过长期的发展,其理论内涵十分丰富。互文性是话语研究中一个侧重点,关乎文本生产、文本分配和文本消费三个向度。图片新闻作为众多话语类型的一种,新闻话语的互文性研究不仅打破了孤立文本分析的僵硬和固化,提供了一个流动的视角,使目光投向文本对社会的表征、依赖和继承,使得文本分析成为考量社会实践、批判社会意识的有利工具和武器。

  在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笔者输入相关关键词(2000年—2007年)“图片新闻”、“新闻图片”和“互文性”进行检索。其中利用关键词“新闻图片”共搜索到7篇文章。这7篇文章主要关注新闻摄影,新闻图片的合理选择与利用及其新闻照片的审美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例如陈红梅的《新闻图片美的意蕴》文章中用美学的观点审视了新闻中配用的新闻图片。白长锐的《报纸新闻图片运用理论探讨》中主要探讨了新闻图片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巨大作用,指出了如何更好的利用新闻图片的两点建议。这些文章是新闻图片使用的经验性的总结,新闻实践性较强,让笔者进一步认清新闻图片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与地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其中利用“互文性”关键词共搜索到59篇文章,经过统计发现与新闻有关的文章共6篇,它们分别为《讨论帖的互文性研究》、《互文性与英语报刊消息的汉译》、《英汉“神舟五号”新闻报道中转述语的互文性分析》、《互文性研究》、《传播视野中的克里斯蒂娃符号学透视》》和《互文性及其在当代媒体中的应用》。陈琦的《互文性及其在当代媒体中的应用》主要关注媒体中互文性理论的运用,集中探讨互文性在广告中的作用。刘小侠《英汉“神舟五号”新闻报道中转述语的互文性分析》主要集中于新闻报道中的转述语中的互文现象的研究,综合了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方法,细致地探讨这方面的互文理论。这6篇文章都探讨新闻中的互文现象,丰富了互文理论,为笔者研究图片新闻中的互文现象提供了方法上的有益借鉴。

  在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笔者同样输入相关关键词“图片新闻”、“新闻图片”和“互文性”。其中利用关键词“图片新闻”和“新闻图片”搜索到的结果相同,共搜索到12篇文章,并且有3篇文章与万方数据库中检索的结论相同。这12篇文章主要研究新闻摄影的作用和新闻图片的合理使用,实践强。利用关键词“互文性”共搜索到98篇文章,多集中于探讨广告创作中的互文现象和英汉翻译过程的互文现象。笔者经过筛选,与新闻有关的文章一共2篇,其中《英汉“神舟五号”新闻报道中转述语的互文性分析》与在万方数据库中查找的文章重复,《网络文本传播中的互文性研究》以文本写作的理论为基础,用传播学、接受理论、解构主义等西方经典理论做理论支撑,系统地分析和阐释了中国网络传播中的文本的互文性。纵观搜索到的文章,笔者发现在图片新闻中做互文性分析和研究的案例很少,几乎还没人做这方面的尝试。关于图片新闻的主要元素之一新闻照片一般都注重传播者的研究,即对摄影记者的拍摄经验研究,图片编辑的行为研究。但是作为图片新闻传播主要媒介的图片新闻,却很少有人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来研究,局限于人们对图片新闻传播特点、传播方式等诸多方面的了解和把握。图片新闻正被媒体广泛运用,对其做理论上的探讨有其现实意义。事实上,作为新闻信息传递工具的图片新闻,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存在的,新闻图片、标题和新闻主体都是构成完整的图片新闻不可或缺的部分。互文性理论对于解释新闻文本的生产、分布和消费过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结合图片新闻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丰富互文性理论内涵,也可以将图片新闻置于系统的理论关照下尝试得出新的结论,指导实践。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图片新闻。由于图像相比单纯的文字能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所以在现代媒体中图片新闻被广泛采用。广义的图片新闻主要包括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新闻照片、图画和图表等的新闻;狭义的图片新闻指报道中主要运用新闻照片或漫画配合文字报道的新闻。在本文的分析中选择使用图片新闻的狭义概念。互文性是在文学批评话语中出现的一个概念,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其理论体系呈具开放性特征。将互文性理论运用到图片新闻分析中,是笔者的一次尝试。不但有助于分析单个新闻文本,更有助于关注新闻文本与社会的联系,探讨传播者如何将自身的意识形态体现在新闻文本中。本论文研究框架主要分成:第一部分互文性理论的梳理。互文性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其体系是庞杂的,对于其理论的发展的历史梳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丰富的内涵;第二部分介绍图片新闻的特点,界定了论文的分析对象。

  互文性作为一种关于话语的研究途径,对于话语实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话语研究的侧重点,图片新闻是一种话语,互文性自然也是一个有益的分析途径。论文主要是在明确的互文性和建构的互文性的理论视角下分析图片新闻中各种互文现象,从而进一步探讨新闻文本背后的传播者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明确的互文性部分主要分为内互文和外互文,在分析内互文和外互文时借鉴了蒂费纳·萨莫瓦约的互文手法,更好地揭示图片新闻中的互文现象。建构的互文性部分主要从新闻话语结构和话语类型这两个方面来探讨。第三部分关于互文与受众解读。文本的互文性关乎文本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产生了文本内部和文本之间的意义的连贯性,从而对读者阅读与理解文本产生深刻地影响。

  互文性源于拉丁文intertexto,意在编织时加以混合,又译为“文本间性”。“互文性”指通过归因发现某一文本或意义是从其他文本或意义中析取并据以建构的,它着眼于特定文本与其他文本的联系。当然,互文性并非单指文本之间的关系而言,历史的、社会条件同样是改变和影响创作实践的重要因素,受众先前的阅读经历、知识储备和文化环境所处的地位也形成了至关紧要的互文性米乐M6。互文性理论试图揭示的是文本表象世界下意义世界的无限丰富性和共生互换性。

  互文性作为一种理论和研究方法,其内涵是丰富的,对其发展历史进行必要的梳理有助于对其更好地认识和把握。

  在互文性理论的发展过程中,金、朱丽娅·克里斯特娃、罗兰·巴特、吉拉尔·热奈特、里尔特法、安东尼·孔帕尼翁、诺曼·费尔克拉夫等人促进了互文性概念的发展和理论的完善。

  (1)金:“互文性”的思想始见于米伊尔·金关于文体的研究。虽然他从未用过诸如“互文性”和“互文”这一类的词。然而为了阐明兼容文体以及语言学、社会和文化分支的可能性,金提出了通过词语来承担更多言语的思想。“每一表述都以言语交际领域的共同特点而与其他表述相联系,并充满他人话语的回声和余音。每一表述首先应视为是对该领域中此前表述的应答:它或反驳此前的表述,或是肯定它,或补充它,或依靠它,或以它为已知的前提,或以某种方式考虑它。”文本的语言承载着其他人的词,在金看来,这是生活和意识本身的活动。

  (2)朱丽娅·克里斯特娃:在金的理论基础上,朱丽娅·克里斯特娃在《词、对线年中正式创造和引人了“互文性”这个术语,并在《封闭的文本》1967年中又进一步明确了其定义:“一篇文本中交叉出现的其他文本的表述。”克里斯蒂娃认为“互文”既包括文本之间空间的组合关系,又包括此时的文本与彼时的文本在时间上的聚合关系。

  (3)吉拉尔·热奈特:《隐迹稿本》开篇,吉拉尔·热奈特就提出区分五类文本的跨越关系,他给互文性的定义是“一篇文本在另一篇文本中切实地出现”。两篇或几篇文本共存所产生的关系(手法为引用、抄袭、暗示)。

  (4)罗兰·巴特:20世纪70年代,随着文本从文学载体的附庸地位变成纯粹的理论对象,“互文性”对于文本的重要性也日益得到关注,罗兰·巴特在1973年为《大百科全书》撰写的文本论的词条中则径直将其作为文本的定义:“我们将文本定义为一种语言跨越手段,它重新分配了语言次序,从而把直接交流信息的言语和其他已有的或现有的表述联系起来。”这一定义明确指出了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文本实为各式表述片段的交汇处,所谓新文本不过是从现存文本的基础上所得出的,凡文本都有“互文”。从此,“互文”成为文本语言研究的基本要素。

  (5)安东尼·孔帕尼翁:安东尼·孔帕尼翁于1979年系统地研究了最主要的互文手法:引用。他把引用描述为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从全局把握,并把它当作所有文学写作中需要进行转换和组合的标志。

  (6)诺曼·费尔克拉夫:诺曼·费尔克拉夫阐释了互文性途径在话语研究中的重要性;根据“明确的互文性”和“互为话语性”之间区别来论述互文性的概念,并指出互文性是文本的一个属性,关乎文本生产,文本分布和文本消费三个向度。

  (7)里尔特法:随着里尔特法的研究《文本的创作》1979年出版和《诗的符号学》1983年出版,互文性才真正成为一个接受理论的概念,因而形成了这样一种阅读模式,它以深层把握修辞现象为基础,主要把文学材料里的其他文本当成是本体文本的参考对象。在里尔特法看来,读者对作品的延续构成了互文性的一个重要层面,它是读者的记忆,是无时序性的。只要这一延续能够促使能指性的产生,它就对阅读产生作用。互文性被浓缩为分析文学性的关键工具,其基础就是文学性的修辞现象。

  当代西方一些主要的文化、文学理论,如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女权主义都或多或少对互文性理论有所指涉。在众多的批评话语里,互文性批评话语试图吸纳不同批评话语生殖的各种意义,在今天受到众多批评学者的广泛关注。话语虽然最初从语言学发展而来,但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学概念,“它主要是一个多元综合关于意识形态再生产的实践概念。”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以来,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报告科学分析了我国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既说明我们党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新的挑战,着力解决新形势下更加凸显出来的问题,推动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2、要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的承前继往,又体现了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正如党的**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密切结合新的发展实践,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对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新探索和新概括,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包含丰富的内容,党的**报告:“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容,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不断加快审计转型,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审计支持;才能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制度,在服务大局的过程中推进审计自身的发展。为此省厅提出“以强化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绩效审计、计算机审计为突破口,带动审计全方位创新”的思路,确立了“以建立五个工作机制为主体”的审计转型的基本框架。

  提出思路,硧立框架,这一切都是为了指导实践,下面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联系本职工作谈一点关于审计新闻图片报道方面的一点想法:

  **审计已走过了二十五个年头,在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的领导下,省厅党组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秉承“科学审计”的理念,使**审计在全国走在了前列,得到了审计署、和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审计工作的与时俱进反过来对审计的宣传报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世界上知名的有普利策摄影奖、世界新闻摄影奖(国内俗称“荷赛”奖),相信不少同志在网络上,在新闻谋体上看到获得过这两个奖项的新闻摄影图片,在此不一一赘述。

  我们都不会忘记今年发生在我国**的特大地震,可以这样说我们能在第一时间从电视新闻报道中看到各路新闻摄影记者赶赴现场拍摄发回的图片,看到并感受到地震受灾现场的残烈情景;看到党和国家临危不惧亲临现场指挥抢险救灾的身影;看到解放军指战员、官兵、公安干警、当地干部群众奋不顾身抢救被困在废墟下的老人、妇女、儿童的献身精神;看到全国各界倾力捐款捐物赈灾救灾,帮助灾区共度难关,重建家园的感人场面。

  这一张张一幅幅难以忘却的图片深深地烙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激励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战胜困难,取得抗震救灾的新胜利。这一切新闻摄影记者功不可没。

  一是在《中国审计报》、《**日报》、《中国审计》杂志等主流报刊上鮮见反映**审计工作的新闻图片。

  三是省厅与各市审计局的新闻图片交流互动不够,县(市、区)审计局的新闻图片在省厅机关网站上几乎看不到。

  四是缺乏一个部门来统领,由这个部门来组织、指导、协调新闻图片报道工作,目前处于各自为阵的状态。

  一是重点审计项目的跟踪报道。可以从项目实施到结束分时段拍摄纪录,有价值的及时报道。审计组自身就可做到。

  二是查处大案要案的报道。情况充许的话,从查处到结案跟踪纪录,适时报道,条件不许可的也可作资料保存备案。

  三是民生审计的图片报道。关注农村、农民,维护民生是当前审计工作的热点,只要留心观察,现场图片资料、素材相对好取,审计人员拈手就来。

  四是审计队伍建设的报道。可从报道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着手,也可从报道审计队伍的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反映队伍精神面貌中撷取。

  五是上级领导来**视察、调研;厅领导下基层调研、指导工作的图片报道。其他如重要的会议报道和重大事件的及时报道。

  一是明确一个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新闻图片报道工作。这一点很重要,要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从事新闻图片的摄影、摄像;新闻图片的收集、传输、报送和归档等项工作。

  二是建立全省审计系统新闻图片报道网络。可以在现有的各市审计局和18个县级审计信息直报点的基础上完善新闻图片报道网络。

  三是制定新闻图片报道制度。按照制度严格新闻图片报道的审核程序,严守职业道德守操,合理、合法提供新闻图片。

  四是加强新闻图片报道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受训人员逐步做到对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融会贯通,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懂得分析各类重大新闻,知道什么题材更适合新闻摄影报道。

  五是建立一支骨干摄影通讯员队伍。在培训的基础上建立一支具有策划能力、鉴赏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图片处理能力和懂得计算机图形图像软件的基本操作的复合型的新闻图片报道队伍。

  在灾难报道中,悲剧性图片新闻由于其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往往很容易吸引受众的眼球,同时在受众心理上形成一股强烈的震撼力量。成为重磅的催泪瓦斯,令观者泪雨滂沱。绝大多数的新闻媒体也大都深谙此道,在图片新闻的报道方面不遗余力,为了追求这种视觉冲击力,通常会不顾一切地去展示各种非人道的图片。以期营造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在图片新闻中适度地展示灾难中的苦难,可以激发人们的同情心以及对于生存与死亡等方面积极的思考,但是,如果媒体过度地展示灾难中的伤痕,则有可能会加剧人们内心的恐惧和反感,从而形成一种灾难过后的“再伤害”。

  因此,关于悲剧性图片是否具有审美价值的问题也引发了人们的争论与思考,本文将从悲剧性图片的审美价值人手,着重探讨悲剧性图片新闻的运用策略。

  在对现场的解释上,一幅好的图片能抵过千言万语。一幅好的图片能够将媒体想要传递给受众的现场情况清楚的表达出来。

  传统的美学范畴的悲剧理论认为:由于命运、性格、宗教、意识形态等等原因产生的激烈冲突。人或美好的事物遭受不应有的却又无法拯救的苦难或毁灭。人们面对悲惨和苦难时首先产生恐惧、怜悯,而后情绪得到宣泄和净化,继而追求一种崇高精神,使人振奋。

  人们对新闻作品中悲剧的审美活动的因素是“心理距离”,新闻图片中的悲剧人物和现象,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但悲剧中人物的命运、情感、灾难等等又与我们内心的情感、本能、、经验那么接近,于是产生了审美活动。因此,为了让人产生第一瞬间的恐惧也怜悯,灾难报道中的图片大都选取直接呈现的策略,比如通过对苦难、窘境中人物绝望痛苦的表情的特写。通过对血淋淋伤痕的细节展示。通过对残垣断壁的大场面的俯视等手法,为观众推陈出一个触目惊心的残缺景象,让受众对灾难有直观清晰的了解,从而唤起其内心的悲悯与同情。

  灾难性新闻图片报道本身还含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在灾难性事件中,人们往往经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在这种残酷的磨难中人性往往处于沉郁的状态,甚至被扭曲,因此灾难中的人性美就显得弥足珍贵。比如《南方都市报》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抓拍的陷在公路裂缝里的小鸭子。对小动物的爱心观照刹那间那间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灾难的发生具有阶段性、区域性、族群性等特征。对人类生活影响深远,但它并不是多数人的生活常态。它只占正常社会生活的极小比例。过多的报道灾难会引起人们对现实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而新闻图片具有的视觉优势有时又会变成一种强视觉“恐怖”,灾难和恐怖的景象被非常直接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加重了人们对现实的不稳定感和不安全感。媒体营造出来的这种“拟态现实”会引起人们对整体社会环境的误读和错觉,导致对现实的错误判断和错误应激反应。悲剧性图片在媒体中运用失范的情形很多,归纳起来看,有如下几种:

  新闻图片具有客观纪实性特征和视觉形象直观的特殊功能。然而,多数摄影报道者把客观纪实等同于新闻摄影,使报纸上司空见惯的图片报道比比皆是,最终导致新闻图片质量不高。新闻图片仅仅停留在客观纪实印证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在客观纪实的基础上具备揭示性与感染力,这是报纸提高竞争能力赢得读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读者从报纸上“读”一幅新闻图片,是从图片的形象画面中领悟接受客观事实的真实性、新闻性和视觉信息。新闻图片揭示性深,感染力强,新闻价值高,读者就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反之,读者对那些图解印证事实、概念化、表面化的图片报道不感兴趣,新闻图片就不能发挥视觉独特功能。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悲剧性图片的美学效果。新闻图片可以借用文学创作中的铺陈、反衬、杂糅等手法来合理地安排各个画面元素,从而更充分地展示新闻作品的魅力。

  所谓铺陈,原指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由丰富绚丽的词藻和一组或多组排比句组成,使要叙说的中心鲜明、突出地呈现出来,而且以节奏感充分体现了语言形式能够造成的心理鼓动作用。如果再加上感情的渲染,得宜的夸张,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新闻摄影是一门艺术,它讲究画面的构图、光线的强弱、色彩的冷暖等诸多元素合理的配置。一幅优秀的新闻图片,不仅是真实的再现新闻本质原貌的图片,更应该是一幅直指人心、让人心灵产生震撼的艺术品。新闻图片的铺陈策略,即通过对大量细节的陈列,从而突出叙说的中心内容。比如汶川地震中的残垣断瓦、漫天的尘土、裸露的钢筋,这时画面的中心聚焦于一只僵硬的伸出墙外的小手。还比如齐膝的泥浆、穿着雨披的军人搀扶着呼天抢地的妇女、瘫软的双腿、几缕湿漉漉的头发胡乱搭在前额,画面的中心是满脸满眼泪水的特写,更加让观者顿生悲悯之心。

  所谓“黑镜头”,是指以表现死亡、流血、疾病、贫穷等人类苦难的内容为题材所创作的镜头。其色调多为低沉阴冷的灰黑色,并伴随着审美过程中的沮丧、压抑、痛苦、绝望等情绪。灾难新闻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悲剧感是灾难新闻图片的基调。公务员之家

  在图片新闻的报道中,如果说对悲剧进行直截了当的铺陈手法是对“黑镜头”赤裸裸的展示的话,那么反衬的修辞策略则是用乐观的微笑来言说悲痛的力量。反衬是烘托得基本形式之一,指用相反或相异的东西来衬托。从衬体与主题的关系而言,反衬包括有动静反衬、虚实反衬、景情反衬、色彩反衬等形式。在诗歌中,这几种反衬手法常常兼用,从而使感情起伏跌宕,结构变化多端,避免了平铺直叙和单调古板。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一霎时,大地被撕裂,大山被移位,房屋倒塌,生命也命悬一线。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每个人似乎都手足无措,灾区民众的生存现状更是令人担忧。但是我们也意识到,太过悲哀和压抑会剥夺人类的希望,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长此以往,当人们看多了直白的“黑镜头”之后,一方面可能会产生麻木不仁的免疫效果,另一方面也可能会造们对死亡的畸形心理。所以,在灾难报道中,还要讲究新闻的平衡策略,通过对生的赞扬来表现灾区民众的坚忍不拔。新闻摄影家贺延光也曾经说过,“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我们要传达给读者的,不应只是对死亡的恐惧,还应有对生的信心。”为了减轻受众的心理压力,图片新闻报道一方面既要尊重新闻纪实,另一方面,也要充当为受众的减压的阀门。比如,有一张图片被网友们称为“最美的小女孩的微笑”就是通过反衬的手法来礼赞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坚强,这张图片也为观众传递了一种不屈不挠的坚强精神。

  如果说前面两种策略是一面诉求的话,那么以悲青喜,悲喜交集的杂糅策略则是两面诉求。这种杂糅策略的运用使得图片中表面的悲痛形象更加有力,令观者看完后不只觉得悲,更能觉得喜,喜从悲来。比如有一则新闻配图的题为《兄弟,抱住你的瞬间我泪流满面》,讲的是2008年5月15日,在四川安县,三位困在大山里三天的灾民翻山越岭,艰难跋涉三十多公里终于走出大山后,情不自禁地抱头痛哭。这幅图片细致入微地向人们展示了男儿有泪也轻弹的瞬间,让人为三兄弟的执着求生的坚韧所感动,更为他们的劫后余生而欢喜。

  让微笑超越死亡,可以让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灾难新闻摄影的意义。灾难报道呼唤人文关怀。灾难报道并不是感官刺激和灾情展览,惟妙惟肖地再现“悲剧”,只能使人感到痛苦、恐慌、绝望,但若能站在人类生存的大视角俯视这些灾难,跳过暂时的、具体的悲惨,以具有人性关怀、启唤希望、感召生命力的角度进行报道,以唤起人们的安全意识和伦理道德意识,媒体除了在技术上全面而细致的报道外,更应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照受害者,从实际上和道义上扶危济困。

  手机携带方便,可以帮助用户随时随地拍摄图片,手机社交软件功能强大,可以迅速广泛地传递信息,手机的像素较高,可以拍出相对清晰美观的图片,这些都成为手机摄影得到更多群众青睐的原因。加上大众传播盛行的今天,人人都可以新闻,专业的新闻传播机构面临更大的新闻时效性压力,此时,手机摄影无疑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社交媒体发展迅猛的今天,手机摄影成为手机持有者必然会运用的技能。随手拍摄、随时随地分享,成为了手机摄影的最有力的优势。在十来年之前,快速广泛分享是很有困难的,而随着现在微博、微信等交互式软件的诞生,更多的人借助照片来展现所见、心中所想的事物,利用社交平台传递个人感知内容,完成彼此互动。网络沟通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图片分享具备了更多用的功能,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网络媒体发达的现在,人们对大量信息有了更多的渴望,新闻的接触渠道也更丰富,每个网民都可能成为新闻传者,只要掌握了新闻信息、编辑文字、拍摄图片、在网上,就可能使新闻在广泛的范围内快速传播开去。这给专业的新闻记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他们必须及时了解信息并且快速反应进行传播,手机作为随身携带、编辑速度快的重要工具,也成为现在许多专业新闻记者选择的工具。

  新闻图片必须能清晰反映真实的新闻事件,甚至需要在报纸上进行印刷刊登,这就对像素有了一定的要求,而手机摄影近年来在硬件条件上的改善,正大大满足了新闻工作者在图片质量方面的要求。手机的像素在不断提高,还开发了连拍、闪光、延时等功能,可以调整曝光、白平衡、焦距等参数,同时辅之以明度、饱和度、亮度等基本图片调整工具,就为拍摄出质量更佳的新闻图片提供了可能。除此之外,软件厂商开发的一系列图片处理软件也为照片的调整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可以快捷地优化图片风格、进行裁切,虽然新闻图片必须保证真实性,还原第一现场的内容,不可以进行过多的创意性发挥,不能进行过度艺术美化,但是适当地处理是必需的,这有助于更有效地起到传播效果。

  在现代社会,手机的普及率非常高,就工信部的统计资料来看,我国的手机用户数额早已超过13亿。而且目前的手机更新换代速度令人惊叹,更高级的智能化操作赋予了手机更多的功能,除了简单通讯,还有图片拍摄、高清视频观看和制作、复杂的软件应用等等,手机成为重要的多媒体传播载体。手机是第五媒体的代表产品,其功能持续完善,4G网络更宽覆盖。手机新闻摄影也因此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报刊上的新闻照片对像素的要求会比杂志和专业各个作品更低一点,而手机中集成的相机功能的像素从几百万到千万不等,这已经完全可以满足纸质媒体的印刷需求。现在,快捷方便的手机为许多报社摄影记者和通讯员得到新闻图片创造了技术条件,手机摄影在报刊新闻摄影中带动了一股新的潮流。

  手机摄影对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而言,优势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其广泛的网络覆盖特征。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突发事件新闻图片的拍摄和传播的基础条件。我国颁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中明确指出了突发事件的概念,它指的是骤然发生、给社会带来或者可能带来重大危害,需采用应急处置方案及手段加以处理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从此可以看出,突然性、快速性和危险性属于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习惯中,唯有专业新闻摄影者才可以拍出合格的照片,一旦突发事件爆发,就由报社派遣专业摄影记者,携带照相机赶往现场,其中几经波折,很可能导致摄影记者错失拍摄时间。文字记者能够按照现场状态与当事人陈述描述现场和事件细节,而现场的不可复制性导致错失拍摄机遇的摄影工作者再也无法拍出最佳照片,这无疑是一种遗憾。而现在,一旦突发事件爆发,摄影记者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在场群众却可以利用手机拍出事发时的图片,留下最能反映真实状态的影像资料。或者是现场存在媒体通讯员,他们也可以在拍照后用微信等平台传送到新闻媒体编辑部。通讯社对于突发事件的发稿可谓争分夺秒,这更需要手机助一臂之力。比如2013年7月,上海陆家嘴一观光车自燃,媒体发出的第一张新闻图片是由手机拍摄而成。2013年7月,甘肃省定西市发生6.6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一个小时,这一消息就存入了新华社通稿库中,其对应的图片新闻也来自于新华社摄影师的手机,尽管画质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在手机拍出后的第一时间径直传送到了新华社编辑部,体现了很高的时效性和新闻价值。2014年,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图库东方IC,正式推出了摄影师专属APP,创造了摄影师快速上传照片到图库的途径,手机拍出的图片能够在平台上随时随地编辑上传。

  负面新闻往往是披露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批评道德不端和行为不正的个人,因此在采访和报道时往往会遇到阻力,当事人不愿意透露具体情况,甚至是采取武力等强制措施来抵触报道行为。因此就需要用到一些不易于暴露记者身份的手段进行人物采访、信息搜集和图片拍摄。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利用体积轻便的手机、可以反映生活真实状态的摄影技术来拍摄负面新闻图片,无疑是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