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新闻评论全部PPT

  新闻资讯     |      2024-02-26 09:53

  米乐M6新闻评论全部PPT首先,评论人要领会中央的精神,并找出 自己特别有体会和认识的话题做文章,才 可能写出好的评论。

  例如:现在中央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那么我们 的评论就要从这个精神出发,将“和谐社会”这 个问题向公众作一些引导,使公众对此产生共识。

  其次,要结合宣传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 他们熟悉的话题。也就是要紧密结合人民 群众的需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马克思的第一篇政论,是1842年写的《评 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他的政论活 动就是从这时开始。

  1848年6月1日至1849年5月19日在德国 科伦出版的《新莱茵报》,马克思任 总编辑,恩格斯是编辑之一,他们在 此报发表了大量新闻、述评、社论。

  《新莱茵报》停刊后,马克思和 恩格斯就在美国的进步报纸《纽约每 日论坛报》和德国资产阶级派报 纸《新奥得报》以及巴黎、伦敦、维 也纳等地的报纸上发表文章。

  国务院废止收容遣送办法 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 宝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 布8月1日起正式施行《城市生 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办法》。1982年5月国务院 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 遣送办法》将在同日告别历史舞 台。此举彻底将收容遣送还原为 社会救助,从机制上防止了孙 志刚事件再次重现的可能。

  • 评论写作也要讲效率,指的就是处理好 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关系。 • 应选择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的 选题。 • 有新闻价值但宣传效果不好的选题不宜 做;有宣传效果但新闻价值很小,这样 的选题也最好不做。 • 如孙志刚事件即有两种价值。

  《南方都市报》03年4月25日对 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作了详细 报道。标题为: 《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南方都市报:收容制度究竟应向何处去 年05月17日 14时28分来源:南方都市报 5月14日,三位中国公民依法上书全国人 大会,建议对国务院颁布的《城市流 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 昨天,《中国青年报》在报道这一消息的 时候说:这份薄薄的公民建议书,以民间 形式启动了要求全国会行使违宪 审查权的程序,罕有先例。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还说,这三位 北大毕业的法学博士进行“上书”的直接 动因是湖北青年孙志刚被错误收容进而被 打死一案。

  通过传播先进的文化和正确的社会舆 论,为社会个体提供行为的指导。这 种引导是将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 人的重要环节。

  二、解惑 对有争议、有疑虑的问题进行分析,帮助 受众释疑解惑。 如”非典“时的新闻评论可让受众消除 恐惧增强信心。 再如对是否解除烟花爆竹禁令的评论, 可使受众对此有争议的问题有更全面的认 识。

  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 有形的意见。和新闻报道比较,新闻 评论的宣传应该更全面,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因而对评论作者在某些方 面的要求也应当更高。 如对李素丽这一新闻人物的报道和评 论

  新闻评论是判定一家新闻媒体面 貌的旗帜,加强新闻评论是提高媒体 思想性的基本一环,其质量高低是衡 量媒体工作水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表态 可代表编辑部对所评论的新闻事件表 明态度。重要报刊的评论还可以代表 党和政府表明态度。

  四、深化 新闻评论可根据新闻事实,从某个侧 面或角度,借题发挥,提出引人深思 的问题。比新闻报道站得更高,看得 更远。

  一、加强思想修养 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方向放在首位,还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并要求评论 工作者加强政策观念,潜心钻研党的路线 方针和基本政策。

  例如,我们现在有一些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 没有解决好,象买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如果 就这些问题来进行评论,老百姓对“和谐社会” 的认识就能理解得更深刻一些,评论也能更受到 关注。

  • 这是指从社会实践中去发现新的事物、新 的经验、新的问题米乐M6、新的困惑,由此产生 新闻评论的选题。 • 这比前一个选题方法要困难,因为要自己 观察确立。

  1、从“上面精神”中选题 • 新闻评论的选题米乐M6,离不开党的方针、政策、 党的中心工作和主旋律。能够体现上级精 神的有中央和地方召开的各种党、政府的 会议、工作会议、颁布的法律、法令、文 件、的讲话等,它体现了管理者对 这个地方或国家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媒体 有责任将这些进行宣传和落实,有效促进 政府的管理水平。

  一、引导 1、引导 现实生活中有“媒体场”和“口头舆 论场”。两者应相互衔接。 中国的传媒往往对后者不够重视,实际上 是对受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的不够尊重。

  首先要有深入实际的作风。写新闻评论要“吃透两头”, 一头是方针、政策,一头是群众。所以要关心社会,了解 每日每时发生的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其次还应当有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作风。深入基层要不 怕苦,不怕累。 还应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作风。

  • 王韬视言论为“载道之器”,“贵乎纪事述 情”,不宜墨守成规,对后来的政论文风影 响很大。

  梁启超→ 《时务报》→时务文体。 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主将之一,其报刊政 论感情奔放,笔端酣畅。他写了近百篇评论 时事和介绍西学的文章,形成了别具一格的 “时务文体”。

  (一)全面恢复和开始建设时期 • 时代特征:建设 • 建国初期,新闻评论继承了新主义时期 的传统,联系实际,有力发挥了导向作用;

  • “反右”、“”时期——实事求是传统丧 失; • 时期——新闻评论最黑暗时期,“帮八股” 文章误民祸国。 • 著名报刊评论家邓拓的《燕山夜话》是这一时期 难得的优秀作品。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身处欧洲,但是 却时刻关心和注视着世界各地人民群 众的斗争,他们在许多政论中, 支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

  列宁和斯大林也是在参加斗争最初 的年代里,开始了他们的报刊活动和政 论活动的。列宁是通过办《火星报》来建

  在“十月”以前,列宁和斯大林曾 创办和编辑过党中央的许多机关报,并 且积极撰写文章在布尔什维克的各种报 刊上发表。

  《解放日报》、《新华日报》两份大型日报对中 国党后来创办的报纸产生了深刻影响; 鲁迅——发展并完善了杂文这一文体; 邹韬奋——倡导小型化言论,首创“答读者问” 的对话式评论; 张季鸾——是继王韬、梁启超之后影响较大的资 产阶级报刊政论家之一。

  应当注意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和业务基本 功的训练,尽量做到既懂、学识渊博, 又有熟练的业务基本功。方能有较好的发 展潜力。 观点最终都要用文字来表现,没有良好的 写作技巧,即使有好的观点也不一定能写 出好的评论文章。 古语说:“言之无文,行之弗远。”

  • 选题的价值取向:这是指我们确定一个选 题的意义、目的或目标。也就是该不该做, 值不值得做。

  • 新闻价值:讲的是新闻评论中可能给人们的信息量 的大小,包括观点、理论、思想和知识等; • 宣传价值:讲的是新闻评论发表后对社会的影响力, 也就是社会效果。

  列宁在领导斗争中,在各个时 期都写了许多短小精悍的政论,有短评、 按语,也有杂文和书评。这些文章鲜明 生动,尖锐泼辣,具有无产阶级的战斗 风格。

  新闻评论: 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 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 意见的文体。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 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新闻报道是新 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新闻评论是新 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两者相互配合, 不可或缺。

  • 新闻评论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已发 生或正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评说,新闻报 道就提供了这个途径。这些报道有重大事 件也有不那么重大的事件,但都有评论价 值。

  • • • • • 时代特征:改革 新闻评论实事求是、联系实际的传统得到恢复; 从搞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评论内容发生变化; 新闻评论品种、形式都在增加。 经济评论开始普遍引起重视。

  一、由大型为主向大与小结合,逐步向小型 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二、评论与新闻相互结合的趋势; 三、由少数专业人员主持笔政开始向专群结 合、注重吸引受众参与的开放搞活的方向 转型;

  除章士钊外,还发表章太炎、张继、吴稚晖等爱 国学社师生撰写的昌言之文,并声援海内外 学生反帝爱国斗争。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了同盟会中央机关 报《民报》。该报着重宣传孙中山的三义: 民族、民权和民生米乐M6

  “辛亥“前夜,在国内派报纸 中,影响较大的要数于右任于1909年5 月在上海创办的《民呼日报》。于右 任擅长写社评和短论,声称以”大声 疾呼为民请命“为宗旨。

  • 1、各报都高度重视评论。 • 2、言论风格和内容有所革新。 • 3、报刊评论文体趋于多样化。 • 总之,“文人办报”、“办报立言”形成我 国的报刊政论时代。

  四、新主义时期,新闻评论发展成熟并不 断丰富完善 时代特征: 无产阶级十分注重运用报刊传播自己的主张。 陈独秀——《新青年》; 李大钊——《每周评论》; 瞿秋白——留下500多万字的文字,其中新闻 评论和政论占一半以上; ——《湘江评论》;

米乐M6新闻评论全部PPT(图1)

  一、强烈的新闻性: 1、现实的针对性。选题立论都要有的 放矢。 2、时效性。关心当前,紧追“热点”。

  四、在说理论述上由以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 维互相割裂而向相互结合方向发展的趋势; 五、声像评论的逐渐兴起因而呈现声像评论 之间以及它与报刊文字评论之间相互争夺 受众进而竞争共荣的发展趋势。可结合 《南方都市报》来对照分析。

  三、资产阶级派报刊宣传、反对封建 的言论时期 • 维新运动失败以后,资产阶级兴起, 我国报刊评论又一次经历了革新和发展。 • 由孙中山领导筹办的《中国日报》于 1900年1月创刊于香港,此为中国资产阶级 派的第一个机关报。此报言论旨在兴我 中华,推动资产阶级的发展。

  新闻评论 内容:从事实出发,表 达一种有形的意见。 目的:使新闻内在的思 想得到提升。 表达方式:议论为主。 两者相互配合,同样重 要。

  新闻报道 内容:用事实说话,表 达一种无形的意见。 目的:传播新闻信息报 道事实。 表达方式:记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