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不该被误解这段时间,“新闻学”在大众眼中正逐渐变为一个贬义词。在一些新闻报道的视频弹幕中,总会出现“学新闻学的”“新闻学魅力时刻”等带有讽刺性的语句。不论是某位网红发出对学子报考新闻专业的劝导,还是部分新闻工作者、新闻专业学生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无故受到的质疑和责备,都反映了“新闻学”这一学科在当下面临的非议与困境。
“新闻学”遭受质疑的首要原因,在于部分传播者将流量和宣传手段置于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之上,我们可以将其归因于新闻伦理的缺失。在自媒体发达的当下,多数信息发布者为了获取关注度和点击量,往往采用“标题党式”的营销方式,甚至不惜为此断章取义,捏造事实,恶意解读。例如前段时间冲上微博热搜却被证伪的“外卖黑色勺子是最脏的”这条新闻,发布者就是利用公众的健康焦虑来制造所谓的“热点”博取大众关注,为了“投其所好”丧失了自身底线。
但“新闻学”并非“流量学”,客观真实的报道不能被人为加工一番就作为博取流量的“棋子”来使用。新闻报道要想吸引人,就需要借助一些独特的写法和传播技巧,这一点无可厚非。可是对于“技巧”的使用一旦过度,就很容易走向为博关注不择手段的极端,“赚了眼球,却丢了节操”,从而破坏良好的生态,造成新闻传播领域的乱象。
其次,“新闻学”惹来非议也同新闻内容以及报道风格,报道倾向有关。自媒体时代下,网络上的信息多如牛毛,其中必然不乏一些出处不明,毫无营养,浪费受众时间精力的垃圾信息,虚假信息,违法信息。这些信息多借助“新闻”的幌子来给予自身掩护,就在一定程度上给真正的“新闻学”招了黑米乐M6。同时,部分媒体在选取信息时不加甄别,在报道事件时错选角度,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将精力分散到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去,导致报道质量低下,使得读者在阅读之后觉得自身被愚弄了,这样既破坏了媒体的公信力,也连带损害着新闻的公信力。
最重要的是,新闻学及其从业者遭到指责,更来源于部分媒体“人文关怀”方面的缺失。它具体表现为新闻从业者社会责任感的淡漠,平等尊重意识的模糊,共情和同理心的匮乏以及正义感的缺位。知名人物去世罹难,媒体便不顾别人丧亲之痛聚焦其家人;碰到“兽兽门”之类的新闻时就要对当事人来个“刨根问底”揪住不放,任其遭受大众和媒体的拷问;在关注时事话题时,对于和受众息息相关的重要新闻视而不见,却热衷于关注名人的家长里短,衣食住用……此等报道,消解着公众的耐心和他们对媒体的信任,也为更多的新闻媒体从业者树立了不良导向。
新闻是天然肩负着社会责任的,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必须具有大情怀,大热爱,大担当和人情味米乐M6。要想扭转公众对新闻学科的认识,为自身“正名”,离不开广大新闻从业者和媒体人对新闻伦理和新闻职业规范的坚守,离不开翔实丰富的新闻内容。要让新闻报道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公众对于“新闻学”的质疑也让我们了解了当代的大众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新闻。它是公众的一种呼唤,是对新闻伦理的呼唤,是对优质内容生产的呼唤,是对新闻媒体从业者责任担当的呼唤,是对多角度新闻报道的呼唤,是对的呼唤。
显而易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公众的文化素养,审美水平,思想意识相较于前人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公众对于新闻的需求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事件本身,他们要求从新闻中获取情绪价值,看到有思想有深度的内容;他们希望了解事物的全貌而不是受蒙蔽米乐M6,或让自身的认知浮于表面。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我们尤其需要做好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
并且,对于公众来说,也要学会将扎实做事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同少部分围猎流量的新闻投机者区分开来。在我国的新闻历史上,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报人精神;有《大公报》“四不”宣言下,“敢言,无私,为公”的办报遵循;有《湘江评论》《热血日报》等救国之思想武器。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数字十年》《乡村振兴蹲点记》等一系列反映我国建设成就和人民民生的优秀新闻作品;看到有记者深入一线揭露祁连山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看到每逢重大灾情时,权威媒体的新闻报道发挥稳定人心的作用。任谁都不能说这些事例成就背后没有新闻人的影子。“夫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如果不加辨析调查和深入了解便对“新闻学”大加指责,人云我亦云,是不是过于武断和盲目了?
我们期待受众给予新闻学一个更加客观和公允的评价。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应坚持新闻伦理,担负自身责任,树立新闻情怀,不为“流量”而使社会公义折腰。要讲好故事,说明白道理,理清楚逻辑,做公众需要的新闻,做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如此方能不让一些垃圾信息挤压真正具有公共价值新闻的生存空间,从而保证报道质量,树立新闻队伍的良好形象。而对于公众来说,也应给予新闻业信任与包容。良好的环境,新闻创作环境是多方共筑的。仔细想来,“新闻学”并没有像部分网民所说的那样不堪,沸腾的公众情绪,有时需要浇上一盆理性的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