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勇立潮头“新”意足 唱响“三秦变奏曲”“十四五”开局之年,三秦大地新潮涌动。作为科教大省、人才大省,陕西如立潮头、充分发挥好自身创新资源优势,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如何依托“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向西开放前沿等有利条件,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记者专访了陕西省委刘国中。
陕西经历了极不平凡的2020年,习总4月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我们提出“五项要求”,擘画了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宏伟蓝图。全省上下备受鼓舞,迸发出极大的发展热情。
2020年,陕西有效控制住疫情,及时实现复工复产,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我们坚决贯彻习总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米乐M6,贯通落实“五项要求”和“五个扎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
回望“十三五”,陕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去年生产总值预计达2.6万亿元以上,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6.5%和11.1%。56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五年城镇新增就业225万人,民生保障网兜得更牢。
创新驱动是陕西追赶超越的最大动力和最大潜能。我们有100多所高校,1300多家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在百万人以上,两院院士66名。在人工智能米乐M6、空天科技、增材制造、生物育种等领域,陕西形成了很不错的基础,有的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力。去年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500亿元,科技创新已是陕西的新名片。
一是抓“卡脖子”技术攻关。重点围绕优势学科,建设陕西实验室并争创国家实验室,推进分子医学转化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陕西发展需求,落实好“揭榜挂帅”制度,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米乐M6。
二是抓机制创新。依托西安交大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等创新平台,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服务体系,加快培育技术交易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最近,我们推行“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成果转化”做法,西安技术经理人协会发展单位会员134家,全程参与244项科技成果项目,引领产业加速迈向中高端。
三是抓企业主体。近两年陕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每年增长40%左右,科创板企业上市数量位居西部首位,下一步要持续发力,加快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对成长性好、创新潜能大的科研团队加大扶持,催生一批创新型企业。
四是抓人才激励。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让科研人员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打通科技人才成为企业家的通道,积极帮助创新人才成长为创新型企业家。
陕西地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向西开放前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关键是要做好自己,统筹推进面向国内、国外的开放和省内开放,尽快补齐短板。
其次是以面向国内开放主动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大循环构建。围绕“堵点”“难点”精准施策,畅通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渠道,推动各项支持措施直达基层及市场主体,向全国开放省内市场。以“一件事一次办”等为抓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再次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2020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3720列,是上年的1.7倍,开行质量各项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实现逆势增长。这启示我们,要更好发挥陕西的区位优势,做好通道和平台建设,更好融入国际循环。
具体而言,包括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高水平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和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推进西安“一带一路”综合改革试验区、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等,千方百计加强生产要素的国际吸引力。
在秦岭违建别墅问题上,陕西是有大教训的。我们痛定思痛,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下气力让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为全国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创造更多生态福祉。
强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监管,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同时,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高品质生活”课题,为我们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要求。未来五年,我们要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公共服务,让三秦百姓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群众腰包更鼓。收入上不去,高品质生活就高不起来。坚持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最主要是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带动更多高质量就业。围绕脱贫攻坚中已经培育出的农业特色产业继续做文章,让“小木耳、大产业”等多起来、强起来,衔接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