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2年新品手机发布:参与品牌和数量均下滑熬过寒冬现曙光作为消费市场或领域的代表性商品,手机销量的变化也是消费市场冷暖的重要指征,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代表之一。
应该说,2022年的“冷”和2023年1月春节前后的“暖”,应该会让不少手机厂商继续燃起希望。
虽然相关销量数据尚未正式发布,但是人员流动加速和回乡探亲增多,少不了会带来一轮手机消费热潮。
从新品发布角度来看,2022年新发布上市手机的新品,有令人感到乏味的,也有不少给用户带来满满诚意和惊喜的。
2022年,包括苹果iPhone、OPPO、realme、vivo、红米、华硕、华为、联想、努比亚、荣耀、小米、三星、一加和中兴等在内的14个手机品牌共计发布了100款新品。
而在2021年,则有苹果iPhone、OPPO、realme、vivo、红米、华硕、华为、联想、魅族、努比亚、荣耀、三星、小米、一加和中兴等在内的15个手机品牌共计发布了111款手机。
从2021年到2022年,一年间,主要手机品牌数量也呈现波动走势,魅族基本销声匿迹,同时又冒出不少知名度一般的品牌,此外,主要手机厂商旗下的品牌整合力度也在加大。
从参与新品发布的主要品牌数量来看,2022比2021少了一家。而从发布的新品手机数量来看,2022年发布的手机数量要比2021年发布的手机数量少11款。
从单一品牌新品发布数量特点来看,在2022年米乐M6,发布手机数量最多的厂商为vivo,共计发布21款。发布手机数量最少的厂商为一加,发布了1款手机。
在2021年中,发布手机数量最多的厂商为vivo,共计发布16款手机米乐M6,手机发布数量最少的厂商为三星与中兴,各发布三款手机。
由此可见,vivo在2021年与2022年发布数量处于逆流而上的趋势,而一些品牌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与此同时,有不少厂商无论在2021或是2022年都只是象征性地发布了三四款手机,维持了一定的热度但又控制了成本的增加。
从发布时间上来看,2022年厂商发数量比较集中的月份为2月、4月、5月和12月的几个月份,当月分别发布了13、15、13和14款新品手机。
而在2021年,厂商发布手机数量比较集中的月份为3月、9月以及12月,当月分别发布了22、17和14款新品手机。
可以看到,与2021年相比,2022年主要智能手机厂商发布的新品手机月度峰值数量下降幅度也很明显。比拼的热闹程度或竞争的激烈程度有所下降或缓解。
2022年折叠屏新品手机发布的数量为7款,2021年折叠屏手机发布的数量仅3款。在折叠屏发布数量上,2022年有了明显的增长,像小米、vivo和荣耀都相继加入到折叠屏手机的发布行列里来。
不过,在发布的数量上就屈指可数了。多数厂商对于折叠屏一年基本仅发布一到两款。而对于系列一年可以发布3到4款甚至更多。
由于造价成本过高,折叠屏手机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吸引力还有待挖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折叠屏手机价格普遍走低,还是给追求时髦的用户带来不少惊喜。
在手机重量上,2022年发布的新品手机中,重量在200g以上的手机44款,重量在200g以内的手机56款,重量在200以上以及200g以内的手机数量基本持平。
而在2021年发布的新品手机中米乐M6,重量在200g以上的手机33款,数量明显低于2022年。其中大部分原因还是电池容量的变化。
屏幕刷新率上,2022年发布的新品手机中,支持高刷新率的手机96款,2021年,支持高刷新率的手机107款。
2022年发布的新品手机中,电池容量在4500mAh以上的手机62款,2021年发布的手机中电池容量在4500mAh以上的手机仅32款。
由此可见,2022年的新品手机普遍提高了手机的电池容量,足以凸显电池容量或续航能力对用户的牵引能力。
电池容量增加的结果,也就使得手机重量出现了“水涨船高”。毕竟在高刷新率下,电池容量太低反而会加剧用户不好的使用体验。
2022年发布的新品手机中,采用100w以上的充电的手机共29款。60w以上充电功率的手机81款。2021年,采用100w以上的充电器仅16款,60w以上充电功率的手机63款。
显然,在2022年无论是哪个价格档位的新品手机,充电功率都完胜2021年同价格档位的新品手机。
处理器方面,2022年发布的新品手机中,采用骁龙处理器的手机68款,采用联发科处理器的手机26款。对于2021年来说,采用骁龙处理器的手机77款,采用联发科处理器的手机27款。
对于目前联发科来说,这基本算是一个起死回生的奇迹。毕竟当年对于联发科的评价简直是惨不忍睹,现在竟也能创造出自己的一席之地显然也是相当不容易。
总体来看,2022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不论是新品发布,还是市场销量,总体偏冷,预计2023年有望走出触底回升或反弹的趋势。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得到“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扶持,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长期关注互联网、知识产权及电子商务等相关政策、法律及监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