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让优质内容适应当下传播

  新闻资讯     |      2024-07-03 02:37

  澎湃新闻:让优质内容适应当下传播“在以移动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体时代,信息的生产米乐M6、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快捷,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用户原创内容成为最快的先发内容,这使得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澎湃新闻常务副总编辑李嵘看来,尽管如此,无论未来新闻报道以怎样的形式和载体呈现,传统主流媒体的价值和责任都不会消减。

  李嵘以澎湃新闻发布的一件新闻作品——《好人耀仔:一位宁德村支书的45岁人生》为例介绍,这个作品讲述了生前任福建宁德古田县卓洋乡庄里村党支部的周炳耀,在2016年9月抗击台风“莫兰蒂”工作中,在带领干部和村民救灾的过程中被卷入河道,不幸以身殉职的故事。

  整个作品呈现出几个特点:其一,用融合表现的形式,以手绘插画形式复刻周炳耀生前最后的抢险故事,视频和音频着力于呈现周炳耀身边人的回忆讲述,交互网页有效地将各元素融为一体,并辅以下雨等动画效果,给予用户沉浸式的体验;其二,在内容上,《好人耀仔》着力讲好人性故事,在有限的篇幅和时间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周炳耀;其三,通过动漫、H5、视频、文字的结合,报道内容连续且成规模。

  “这件作品是利用互联网传播手段,打破先进典型报道传统刻板和说教印象的一项大胆创举。”李嵘提到,这件作品揭示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一个本质特点,就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媒体第一次能够将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内容同时整合到一篇报道中,并且网络还为此提供了近乎无限的储存空间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低廉成本。

  李嵘提到,继承与坚持纸媒时代延续下来的内容为王原则,是澎湃新闻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的重要原因之一。

  “《东方早报》为澎湃新闻留下了一支有气质、有经验、有思想的团队,他们成为持续生产优质新闻的保证。”李嵘提到,这是其他互联网商业媒体所不具备的米乐M6,也是澎湃新闻持续竞争力的后盾。

  “既然澎湃新闻选择拥抱互联网,就必然要尊重互联网的传播规律,要解决自身与互联网、与市场的距离。”李嵘提到,作为互联网产品米乐M6,澎湃新闻在抓好优质内容的基础上,不再持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观念,而是运用互联网工具“勤吆喝”。在各个渠道的推广过程中,分析研判符合自身定位的人群,做精准化覆盖。

  澎湃新闻从上线开始,就注重社交媒体推广,建立了“澎湃新闻”同名微博和微信账号,把在社交媒体上具有传播度的内容分发到各渠道,使得“澎湃新闻”的品牌大量曝光。澎湃新闻通过精准定位和精细编辑,微信账号粉丝在一年内就从零增长到100万。

  在新闻内容对于受众的精准化覆盖方面,澎湃新闻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比如,澎湃新闻的用户可以针对每一条新闻,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获得其他用户的解答,在问答中让新闻得到最大限度的解读与诠释;在热门追问页面,用户可以阅读到全网站当天最精彩的新闻问答。

  “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媒体与受众之间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更多依赖双向的互动来实现用户的黏性。”李嵘说,澎湃新闻区别于只做内容的媒体客户端产品,其中比较大的区别是2015年5月上线的互动式问答社区。同年8月,“问吧”被升级为独立的频道,这也标志着澎湃新闻开始推进在互动社区领域的探索。至今,问吧共推出线个,更吸引了很多达人用户来申请自建话题。目前,问吧频道承担了澎湃新闻超80%的互动量,每周线万。

澎湃新闻:让优质内容适应当下传播(图1)

  编者按:近期,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成为热点。相比尚不熟悉互联网的老人,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应用操作的老年网民同样面临网络谣言、网络、虚假广告等陷阱,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远低于年轻网民。…

  在现代社会数字化与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当下,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数字鸿沟”已成为必须逾越的课题。2020年底,工信部正式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